与往事干杯从泛“洛丽塔”型文艺作品中获得的一些认识分集剧情
《与往事干杯》,电影改编自陈染的同名小说,小说作于1991年。情节颇为类似的另一本小说,是虹影的《饥饿的女儿》,似乎出版于1997年。陈染与虹影均为1962年出生,少女时代始于文革年间。两本第一人称的小说,作为少女的主角都缺少来自父亲的关爱,父母关系不谐,存在自卑心理。然后似乎宿命般地,都与较年长的男性建立起初次恋情。这似乎不难得到解释——濛濛的濮存昕(医生)和六六的历史老师,可为此类少女担当起父亲和爱人的双重角色,一个情人般的父亲,一个父亲般的情人。相比暴躁的或卑微的父亲,他们是温情脉脉的;相比同龄的男同学,他们又博闻稳重。两书情节上的相似之处很多,为何都如此设计,也不是无迹可寻:一、男性年龄都比少女大接近二十岁过了二十岁,就会像父女的年龄差。二、年长男性赠送生理相关的医学书籍《与往事干杯》里,濮存昕将自己与妇科相关的书籍借给濛濛;《饥饿的女儿》里,老师送给六六一本《人体解剖学》。少女在震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扫盲,因为这种方式与“书籍”、“知识”相联,所以并不会引起粘腻的反感。三、恋情都发生在高考前夕缺少父爱、厌恶毛躁男孩、难以得到社群认同的少女,在高考前,加之对机械式学习的厌烦、学校氛围的逼压、新的家庭不和的刺激,在心理上更倾向于寻求来自可信赖者的安慰。四、坚定的男性《与往事干杯》,濮存昕为什么敢在编藤椅时看似自然地抓住濛濛的手?为什么敢在收碗时捏濛濛的脖子,并且说出“小猫似的,好像我用力气就可以把你的脖子捏断”这种话?《饥饿的女儿》,历史老师为什么敢让六六到自己的办公室谈天?为什么敢教她蛙泳增加肢体接触?为什么敢送六六回家?这其实是女主人公困惑的,我这个观众也困惑。濮存昕揉捏濛濛脖子的时候,为什么不怕呢?为什么不怕濛濛的妈妈回来,为什么不怕他的妻子带着女儿回来,为什么不怕濛濛受到惊吓大叫起来?坚定的男性,完全是少女们的反面。她们羞赧、胆怯、摇摆难定、畏首缩脚。她们并不喜欢这种状态。所以濮存昕和历史老师的坚定、胆量以及背后支撑起这些的神秘的经验,恰恰是她们需要和渴慕的。在他们那里,少女难以解释和接受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被解释,他们看起来从来不会处于困惑之中。正如陈染在《与往事干杯》中所写:“在我还来不及幻想男人的时候,在我不仅来不及懂的男人甚至也来不及懂得我自己的时候,他来了。他是我看到了尼姑庵绿色天空之外还有湛蓝的苍宇,他使我看到了在我们深居简出的小尼姑庵里面埋藏着的一片广袤而绚烂的田野。我从来也不知道除了我那与生俱来的忧愁,还有着另外一个隐藏着的秘密也与生俱来。他来了,他告诉我那田野上的湖泊、幽谷、丘陵与山岳都叫什么;他告诉我急流是怎样穿越峡谷;他告诉我他的到来能使荒野变成丰沃的田园。他凝视了我的隐秘,他的凝视使我战栗。”这陈述似乎长,实际上不过两句——“我不懂”、“他教我”。五、男性的困局濮存昕和历史老师都面临着自己的难题,都是政治问题。濮存昕的家庭成分不好,儿子被外公(书里是爷爷)带去国外,这件事更让濮存昕的日子难过。历史老师的生活,也因为此类问题风雨飘摇。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想要得到少女的爱恋(如果抛开肉体层面)。他们面临着成人世界的风霜刀剑,他们的妻、子也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这让人本能地想要逃避,想要从纯洁的、白纸般的又极具魅力的少女那里得到身心的安慰。六、少女的成长和男性的凋谢在此类关系中,这似乎是必然的。“十年后,你才年过三十,我已风华渐暮。”濮存昕会老去,华发丛生、大腹便便,他被时间击败。历史老师会死去,不堪压力、自尽弃世,他被凶恶的同胞击败。而濛濛和六六在长大,她们要去上大学,将学会自己来解释世界。有趣的是,当她们成为成熟女人时,忆起医生与老师时,带着怜悯与歉意。她们开始看到他们的虚弱、他们的胆怯、他们的无地自容。力量的配比在少女与她们父亲般的情人之间此消彼长,渊博的、富有经验的、壮年的他们,会突然散发起衰败和死亡的气息。这是中文女性作者的写作。力量与年龄是正相关的。相似作品还可以加上殷健灵的《纸人》。再对比欧美男性的同类型作品,会发现很有趣的不同。能想起来的类似作品,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之四、贝特朗·布里叶的《不伦之恋》和(显然地)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在于发生在家庭内部,至少是名义上的父女之间,障碍本身其实不在于年龄。《洛丽塔》和《不伦之恋》是继父女之间,《十诫》中男女主人公是亲生父女还是养父女关系未知。另外有趣的是,与中文作品相反,这些关系里,年轻的少女都是更为坚定而敢于要求对方的一个,相反是年长的“父亲”踌躇着承受道德焦虑。洛丽塔毫无顾忌地坐在文森特的腿上,就像《不伦之恋》里的玛丽安肆无忌惮地坐在软弱的继父雷米腿上,看着他做不成正人君子,看着他投降。性魅力附带的力量与年龄成反比,这似乎是更自然的。这种差别,是否意味着东亚少女承受着更多的焦虑。抑或只是,作品只体现作者的困境,女性作者体现女性的困境、男性作者体现男性的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