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大事不好,教育局杀过来了分集剧情
编辑一下20190916写于第一集播出当天;只看了第一集(后面还没播呢),所以这只是针对第一集(日本幼儿园)的观感。相信多数在国内上过中小学的人都有类似经历。某一天,某位老师突然如临大敌说,可能是下周三的上午,教育局老师会来「听课」,那节课我们要么是讲《一件珍贵的衬衫》,要么是一节金属的还原反应实验课。请所有同学预习这部分内容,还有很高几率,在听课的前一天,把这节课事先预演一遍,定下哪几个同学回答哪些问题,哪几个同学配合老师做实验操作。终于到了星期三早上,教室后面排开三四个不祥的座椅,几个领导或主任模样的男男女女在上课铃响之前纷纷入座。那节课上,没人传纸条,没人打瞌睡,桌斗里的杂志漫画收进书包,垃圾桶和粉笔槽提前清理,甚至最后排的男生也不会泡方便面了。授课过程丝般顺滑,老师嗓音洪亮,学生对答如流,板书比平时工整了些。一场师生间的共谋就这样形成。对于老师,它和一些叫「职称」或「评级」的旧式概念有关;对于学生,这是一种当年「集体荣誉」之类宣教经营出来的奇特的仪式感。别误会,我不是在指责这个片子里拍摄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得到了摄制组的提前通知,「安排」出来了一个理想化的幼教环境。这个情境里和本片的类比,是周女士的身份——她就是这样一位「听课者」,一个带着立场和主题来审视一切的教育局领导,而不是常规纪录片伦理里面,作为一个透明的观察者存在。日本一国的拍摄「联络大半年都没有结果,绝望中深夜在朋友圈偶遇旧友,一切才水到渠成」(摘自「所以然工作室」公众号介绍文章,作者周轶君)。没错,这是一个靠朋友圈联络才敲定了整整第一集日本段落拍摄的部分。整个看下来,我觉得它深深带着周女士朋友圈的烙印。第一集的主要部分,在日本东京几个颇为优秀幼儿园里的集中拍摄。孩子可爱,老师敬业,家长忙忙碌碌,一切都是标准的都市模板。在这个模板里,四处穿插着周女士的身影——问设计师,问园长,问老师……这是一次标准的、中国教育局式的「采风」,一次「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刻奇之旅。周女士这种「游历」(这也是「所以然工作室」公众号的文章里,她自己的用词),真的只适合做成vlog,聊成podcast。它大概有一个女性直接而敏感的观察,但它肯定不是一个能告诉你「其他文化环境里,婴幼儿的启蒙教育到底是什么样」这种根本问题的纪录片。纪录片的纪录者,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存在」。我的观点,我的意见,我的好奇和无知,我的摄影机,一切都是透明的。《大三儿》导演拍摄前几百个小时的素材都不会采用,那是为了让被摄对象适应摄影机的存在,直到对着摄影机正常吃饭、睡觉、看电视、闲聊,一切拍摄才真正开始。但《他乡的童年》显然更接近一个央视采访系列片的定位,处处都是周女士好奇的身影,这里问问,那里聊聊,提的还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中国新闻机构里那种「柴静腔」的问题。「不会担心孩子掉下去吗?」「他们运动量特别大,孩子上一天课累吗?」「你当初为什么想从事幼教职业?」拜托,即使这个回答正在映射你的教育主题,那拜托把提问部分掐掉好不好?当园长提出一个孩子之间声音「共振」的概念后,周女士更是拿着写字板发了一通高论,似乎在特地回应日本极度强调「集体」的这个自己预设的主题。或许第一集里有几个幼儿园、几个教育者和建筑师的「理念」,但不知为什么,剪辑里一定要加上周女士频频点头的镜头。虽然孩子和日本的被访者都很自然,也很真诚地配合,我依然感到了一个「观察者」,特别是一个自带预设立场的观察者,对于拍摄对象自然状态的侵入和武断诠释。仅仅看了日剧我也知道,日本人解决幼教问题并非岁月静好。大量婴幼儿因为居住环境狭窄和父母工作压力大,会被送到「保育园」之类的社区幼教机构托管。在早高峰的东京街头看一看,就能发现几个穿着西服背着婴儿背带的上班族,行色匆匆地走进一个居民楼里,放下孩子再去上班。日本的婴幼儿教育,不是只在理念超前的、从建筑设计环节就带着「禅」元素的顶级幼儿园里。幼儿园收费多少?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如何衔接?东京贫民集中地山谷区单亲妈妈,送孩子去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条件?这些幼教题材纪录片可能关心的问题,没一个在视野范围之内。看了一集之后,我就放弃了能从这个片中,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幼教状况「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想法了。这片真的像是一个vlog,标题倒是实诚,只是几个网红幼儿园的探班。周女士真的是开头所述的形象,一个「教育局」来的「听课老师」,眼神犀利,四处观察,唇彩饱和度超高,圆珠笔在纸面上刷刷刷划过,用自身的参与将日本幼儿园普通的几天,变化成一个充满后现代景观的刻奇场域。材料的组织形式也是一个大问题。第一集看下来,大量可以精简的桥段。纪录片最基本的一点是不要做成采访,而是让被纪录者自己陈述。当被记录者的行为和语言里包含了问题内容时,提问部分就应该被舍弃。然而整个片子下来,出镜最多的反而是周女士本人。同时,周女士又在很多问题上不放弃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表达,看起来替她感到疲累。多少好的纪录片里,镜头后面的人一面都没露啊。而这部……得,话题还是回来了,这其实是个超长vlog。第一集观感这么差,全都看下来,真要托日本的福。小朋友们太可爱,空镜头每个都漂亮,后期都不用怎么调色。看第一集就写这么多,也实在是因为落差有点太大。即将当爹妈的人都担心自己教育理念上出问题,但指望这部系列片和周女士的反思帮到你,我觉得不太现实。或许它对一些家长比较有用,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幼儿园。喜欢哪个?搜搜送孩子过去读书、全家投资移民的价格吧。最后一个有趣的点。周女士在片中,说话实在太多了,导致看到一半我越听越觉得她的口音耳熟,特别像我一个上海籍的朋友。后来一搜索,周女士果然是上海人,不论是语气、口音、腔调还是提问的方式,她俩都几乎一模一样。这个朋友在几年前说过,她从小在上海长大,觉得全中国都和上海差不多。穷的地方嘛,那就是破一点的郊区的样子吧,闵行什么的。我不是说周女士也是一个没出过上海的人,恰恰是她作新华社和凤凰卫视记者的时候,去了各种世界角落,见了不少生死离合,当然也数了很多骆驼,行踪不可谓不广阔。但或许正是经验的囚徒,让电视采访的痕迹太重地烙在了片中。周女士大概没想过,纪录片应该是另一种东西。大概消隐自己的叙述,是她经验之外的东西吧。这又让我突然想起了某个以身形瘦小和脑袋较大闻名的著名主持人。想想她节目的腔调,emmm,相似的履历,有趣的巧合。苹果总会落在离树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