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迷吉卜林的寓言分集剧情
《TheManWhoWouldBeKing》是部很有看头的电影,剧本扎实,叙事流畅,表现了兴都斯坦的风貌,两大男主演的演技令人难忘。但是它又那么默默无名。是什么使得评论家忽视了这部电影,如果究其根源,那么问题并不在电影本身,而在于伟大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电影所改编小说的原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不妨说,电影几乎就是插画形式的小说,除了影音效果,它几乎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的思想,而其思想,用今天流行的话说,就是“政治上不正确”。《TheManWhoWouldBeKing》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主人公丹尼和比奇是两个典型的英国冒险主义者。两人原本服役于驻印英军,退役后就留在印度“寻找机会”。当地的英国人很不待见他俩,俩人也看不起那些墨守成规的长官。他们拟定的伟大计划是,穿越兴都斯坦西北山地,到达阿富汗地区,从部落混战中渔利。由于巧合,土着人认为丹尼是上天派下来的神灵,并获得神僧加冕,成了各部落统一的国王。此后,比奇准备卷财而走,丹尼却开始了治国理想。最后,当丹尼的“神格”身份被打破后,两人落荒而逃,丹尼殒命,比奇受尽折磨,侥幸逃生。如果我们分拆故事中的各个情节动机,从中归纳信息,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冒险故事。丹尼和比奇前进的方向,就是今天的塔利班地区。1878-1880,英军在此处进行了阿富汗战争,无果。事实上,大英帝国的战略基于两点:海权的控制和经济殖民。可见阿富汗战争完全是背离其殖民战略的冒险主义政策,在战略上彻底失败,国内也诸多反对。所以丹尼和比奇是英国军国主义的缩影,是最疯狂的冒险主义路线。两人来到目的地后,起初的策略显然是“以藩制藩”——挑唆各部落内讧以坐收渔利。两人对当地习俗——例如拿人头做马球——抱着“这真野蛮,可这是当地的风俗”的实用主义态度。这两点无疑是英帝国殖民政策的圭臬。作为前后对照的第一部分,当丹尼和比奇按照这些方针行事时,几乎一帆风顺,“权”“利”双收,甚至于丹尼居然坐上皇位,统一部落,完成了堂堂正规军也无法达到的目的。随着丹尼坐上“神皇”的宝座,其性格发生了有趣的转变,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殖民探险家,转而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理国家。不得不说,来自于现代社会的丹尼,得益于其对现代制度的经验,在治国上还是很像那么回事,至少他整合起了一支完整的建制军队,也构造出了中央财政的雏形。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角度看,丹尼的理想都是良善的,他的目的已经不是资源掠夺,而是建立一个可以与英国平等的强国。丹尼的失败也在于自己沉湎于新的理想中,试图重现亚历山大的伟业,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一点,其权力的基础——“神”的身份是虚构的;不仅丹尼不是神,亚历山大也只是被“神化”的偶像。反观比奇,他则是铁杆的冒险主义者,主张见好就收。他的建议是典型经济殖民主义的,搬光这里所有的财宝,回到英国。最后的结局充满暗示,伟大的治国理想输得一塌糊涂。丹尼的失败正在于其人性的崇高面,开始于他准备做“正确”的事情。而比奇,或许因为他的纯粹而死里逃生,把这个故事传遍兴都斯坦。吉卜林导演的是如假包换的讽刺童话。他鄙视殖民地人民,根本不相信能在他们中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而殖民主义是保持稳定和利益的唯一途径。吉卜林反对的不是侵略主义,他用丹尼和比奇的成功来证明侵略是完全有机会胜利的,尽管这个论证也是他自己的虚构。至于求得社会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加强开化,而真正的开化必然是伴随着殖民地人民的血火,才能完成净化。在文学界,吉卜林被众人视为帝国主义侵略分子敬而远之。1907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却遭遇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窒息”式庆典。到会者寥寥数人,整个授奖过程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原因是授奖的前几天,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去世了。吉卜林走进皇宫谒见新王。古斯塔夫五世国王满脸倦容,双目垂视,对他只问候了一两句话。皇宫内外充满着死一般的沉寂。或许这是一个缩影?一个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