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小孩与老人与海分集剧情
在关于生老病死的话题上,似乎只有老人和小孩才是哲学家。“所以有坏石头也有好石头?”“对,就像真实的生活。”用小孩的视角来看世界,对成人来说,是有趣而荒谬的。记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一位幼儿园老师(或许是其他职业?),她经常蹲下身,用与孩童等高的视线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天更高了,地却更近了。云更缥缈了,草却更清晰了。所有理所当然的事情到小孩这里,都开始解释不清。而小孩子们所笃信不移的,大人们只觉得荒谬怪诞。片中三个小孩的塑造非常成功,清新自然不做作,浑然天成的萌。Jess收集的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名字,执拗起来可以憋气到晕厥;Mickey坚定地相信着奥丁的存在,挥舞着长剑四处奔跑;Lottie把爸妈的谎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故作老成地劝阻爸妈无休止的争吵。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他们的生活自有一番规则。他们会思考,在鸵鸟下蛋到一半的时候,可以像推排球那样把蛋塞回去吗?鸵鸟如果在非洲下蛋会不会变成煎蛋呢?Lesbian是来自勒斯比亚(Lesbia)王国的人吗?“我挠他痒,他就会说不要,我不挠了,他就会说还要。这正是我对活着的感觉。”Gordi这样的爷爷,大概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吧。他历尽沧桑,每一条皱纹都藏着一个故事,有他的足球运动员生涯,有他那在二战殉身的兄长,有他少年时与同伴无伤大雅的玩笑,有他和交警的斗智斗勇;他满心赤诚,顽童一般和孙子孙女嬉笑打闹,他会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他会告诉孩子们,少用脑袋想,多用心去感受。他在自己75岁生日那天带着孙子们去海滩疯玩,让10岁的Lottie把着方向盘将车开下海滩,告诉Mickey维京人的热血和浪漫,轻松解决Jess的石头收集癖。他讨厌身患癌症后等死的无力感,他讨厌仪式化的葬礼,讨厌无谓的争吵纠纷,他希望自己能以维京人的方式被埋葬——乘着燃烧的木筏飘向大海深处,他甚至顽皮地在孙辈面前装死……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可笑的地方,我们不应评断,不应争吵,因为到最后,一切都不重要了。午后的阳光映照在澄澈的海面上,远处Mickey逆光的身影逐渐与早逝的哥哥融为一体。然后哥哥笑着说,快来游泳啊。Gordi也笑着回答,好啊。“当女同性恋很好吗?我觉得应该很好,不然她们不会想当。对吗?”孩童的想法总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这种思维经常可以把囿于世俗的成年人解救出来,但同时,这种任性经常是忽略“伦理”无视“礼法”的。比如孩子们在认定爷爷去世后,Lottie回家寻求大人们的意见却发现他们正如爷爷所预料的一般在不断地争吵,于是回到海滩与弟弟妹妹一同给爷爷举行了一场维京式葬礼。且不论孩子们超强的执行力正是本片最难以令人信服的地方。不管导演设定如何,观影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心惊肉跳,仅凭Lottie在童子军学到的“经验”,误判的可能性很大吧……那么,如果这微末的可能性成真,孩子们纯粹地“想以爷爷希望的方式”为他送葬这种行为,到底该被怎么看待?就算确实在火葬之前便已去世,那么这一种不能被完全否决的可能性也会成为这一家人心里永远拔不出的刺。何况还有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推波助澜。我不敢细想。不知道这一段戏,导演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总之,我心里仿佛刮起了一场海啸。葬礼之后,本片很有往暗黑之路一路狂奔的潜力。媒体似乎在百分之八九十的电影里都是极度不讨喜的存在,如果在现实世界中,我丝毫不怀疑,这一家人会被逼疯的。如果可以这样发展下去,在我心里就是可以媲美黑镜第一季的存在。然而,温馨励志的家庭小品似乎才是导演的本意。虽然这种转折未免太顺利了一下,但并不算突兀。这样也好,毕竟温暖是最鼓舞人心的力量。总要留有希望。“如果你注意听,我会告诉你的。但你会听吗?”Jess对妈妈说的这句话,也算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警醒。倾听,似乎已经是人类逐渐丧失的能力之一了。多少次,所谓的“你说吧我听着”成为一种极度敷衍的过场。倾诉者多半声情并重,而倾听者总是漠不关心,抑或不以为然。也许刚听了开头,就否定了全部。耐心一些,投入一些,请静静听完,然后再做评论。这几分钟的宽裕,也许从此开启了一座暖阳花园。我会时刻记住这个片段。我会认真倾听。最后。苏格兰高地真是美!如!画!有其他在苏格兰取景的好看的电影么,迫不及待想去舔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