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等《4等》:戳中的是韩国社会的哪个痛点?分集剧情
从哪个角度去看,《4等》都不是一部具有票房卖相的电影。事实上也是,2万多的观影人次,部分还得冲着郑址宇的名声来的。但它还是入围了今年百想的最佳影片。我当时说,夹在《局内人》《老手》《暗杀》《东柱》中,它就是陪跑者。从众多电影里,能成为这1/5已经不易。陪高手打擂,本身功夫也是过硬。那么,《4等》高在哪里?高在,它戳了韩国社会的一个少有导演去碰的痛点。从题材上看,《4等》很容易让人迷惑:体育?励志?家庭?官宣定的是:剧情。的确,相对于众多体育题材类韩影,它呈现的体育很不纯粹,也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励志片。以上所有,都不过是一层层裹布,把布撕去,藏着的,是一把剑。妈妈为什么让孩子去学游泳?并且在孩子放弃游泳后歇斯底里?她先后亲口说出了两个原因:一个是:你想永远这样生活吗?二个是:想让孩子通过游泳进入大学。没有以上这两句深植妈妈思维里的话,这部电影就不存在了。成绩的4等(第4名),则刺痛着妈妈的安排。原来有句话说,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是谁。真实的赛场上,第4名也是尴尬的存在。名次的重要性,一如韩国社会阶层的坚固性。绚丽的韩剧、多彩的韩影笼罩下,很容易让我们忽视对韩国这一问题要的延伸关注。以下是影片之外,有必要了解的韩国社会背景。▼1961年朴正熙掌权韩国,他的最大贡献可以凝练成一个词:「汉江奇迹」——这个韩国经济和社会的大词,起点缔造者正是他。几十年的极速发展,韩国社会已经洗牌就绪。2016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官方报告显示,2013年,韩国前10%上流阶层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重为45%——这是亚洲国家中的最高值。2015年1月,韩国舆论振兴财团针对本国社会的不公平问题,抽去1000份问卷调查,44%的人认为「非常同意」,51%的人认为「比较同意」。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将社会分为下、中下、中间、中上、上五个阶层。与此对应的是,如今在韩国还有一个社会热词叫「2030代汤匙阶级论」,它根据父母的经济状况,将年轻人分成了金汤匙、银汤匙、铜汤匙、土汤匙4个阶层。前段时间,本博还发了一篇《中国青年远比韩国青年乐观》的调查报道。在针对「您是否相信未来在工作中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或社会地位」时,48.9%的中国青年选择了「完全可以」,韩国青年只有16.6%的人选择了这项。以上种种,在「汉江奇迹」50年后,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阶层固化严重」。回到电影中——孩子的家庭属于哪种?中下(开的汽车等种种细节),4等阶层。孩子属于哪种?土汤匙,4等汤匙。父母无力改变的,都想通过孩子去改变,或者希冀孩子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让孩子像自己这样生活着。游泳,是妈妈抓住的稻草,和等待黎明的精神支柱。孩子放弃游泳后呢?就能明白妈妈为什么说「相对于孩子得第4名,放弃让她更伤心」了吧。因为,第4名尚且有希望往前走。哥哥放弃后,妈妈又抓住弟弟,稻草换成了学英语。好在,短暂的任性后,孩子又重新进入了泳池。因为,他迟早要进入社会的泳池。和此对应的是,爸爸对此倒显得漠不关心,甚至教练也说「是妈妈的贪心」。因为,他们分别作为记者、作为运动员,都是败身而退,人到中年,早已失去了斗志。韩国这样的大叔真的好多。唯有辛苦的妈妈,还在针尖式的盯着孩子的未来。一个例子:妈妈去寺庙祈祷,给大儿子许下的愿望是拿到奖牌,给小儿子许下的愿望是考上大学,给爸爸许下的愿望是身体健康——对他事业上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身体好好的,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就行了。「哥哥,当第一名是什么感觉?」如同土汤匙的人问一等的人:含着金汤匙是什么感觉?纵然社会就是个固若金汤的大泳池,但也得拼命往前游,才能取得成绩和地位。难,也要改变不是吗?这就是《4等》。如同拍摄《快乐到死》、《银娇》,这就是郑址宇,镜像总是平缓隐忍,但又总不安于表达的是一个隐忍的态度。所以有了《4等》这把懂者觉疼的剑。如果你还没看影片,带着上面这些背景去看吧,想必会觉得它是如此让人动容。…………我是一条分割线,下面慎看…………如果你已经看完,不妨回味下这几场戏:——为了孩子,妈妈先后去了教堂和寺庙两个截然不同的祈祷地。——孩子说要放弃游泳时,妈妈的再三确认和随后的发飙,演技心疼。——妈妈随后去找教练时,态度的纠结和无助。——孩子重新选择了游泳,妈妈为什么说孩子是小偷,以及面对孩子说「只要我拿到第一名妈妈才高兴吗?只要我拿到第一名什么都无所谓吗」,妈妈的复杂表情。✎原创撰文:@韩影书©著作权所有个人之见,理性讨论。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