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酒滿月酒,誰人的狂歡?分集剧情
剛剛結束的2015年香港同志電影展中,《滿月酒》作為閉幕電影與香港觀眾見面。這是導演鄭伯昱的首部自導自演的作品,亦是一部半自傳作品。影片講述的是一對男同戀人,通過嘗試,組建新家庭的故事,在今年6月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後,也頗為應景。該片由《喜宴》製片徐立功擔任監製,而歸亞蕾繼續飾演母親一角。早在1993的《喜宴》中,導演李安就討論了同性家庭問題。家庭在華人傳統觀念中,被賦予了「傳宗接代」的責任。好似《滿》片,母親在好友孫子的滿月酒席上,心情複雜地起身向好友致詞說:「人生有三件大事:結婚,生子,抱孫子。」丈夫出了車禍很早就去世了,母親獨自一人將兩個兒子撫養成人,如今,這件一直未完成的大事讓她如鯁在喉。《滿》片結尾處第二次滿月酒席,終於輪到母親為自己孫子的滿月致詞了。一席滿月酒,宣告了母親延續家族血脈的任務完成。電影宣傳標語:LOVEWINS,意為母親最後願意坦然公開兒子的性取向,也放手讓丹尼將孩子帶去美國撫養。然而在這個「完美」的故事結局中,女性的話語權利,卻一直是缺席的。影片最有喜劇效果的部分,是母親在聽說同性戀的小兒子丹尼打算生孩子後,她喜出望外地跑到美國,卻在電腦前看著兒子打開的專業代孕網,掉了下巴,眼眶紅紅。不過,她很快就打起精神,一路從美國到印度到臺北到泰國,像偵探一般用各種測試方法,挑選適合的代孕人選。為了孫子的基因,她對女方的樣貌、教養、學歷、家庭背景百般挑剔。她不滿意大兒子的女友,於是當著兒子和女友說,結婚的目的就是生孩子,女孩子不用太漂亮,最好胖一點,屁股大一點。我們會認為,母親這個形象為了抱孫子,執著到可笑,苛刻到可氣。但作為這個家庭中唯一的家長,父權價值觀預設了母親在家庭中的價值和責任,壓抑了母親作為一個女性的話語權利,這又是多麼可悲。從《喜宴》到《滿月酒》,同性家庭因其缺乏生育功能,而難以被華人家庭中的大家長所接納。但是,兩位導演也都分別提出了組建同性家庭的可能性。《喜宴》中,上海女孩威威獨自在紐約謀求發展,為了得到美國綠卡,答應和偉同假結婚。為了讓威威能為高家生一個孩子,父親利用威威對偉同的好感,對三個年輕人的把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在這樣的三人家庭中,威威是感情和身體的雙重受害者。而《滿》片中,丹尼選擇用代孕的方式,完成母親抱孫子的願望。固然,這個家庭是幸運的,在母子兩人無計可施的情況下,突然想到家中的印傭米奇可以為之代孕。米奇也是一個單親媽媽,她隻身一人來到臺北打工,孩子不得不交給父母照看。儘管明白代孕生產風險極大而且可能觸犯法律,米奇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因為這是自己返鄉陪伴孩子成長的唯一機會。在印度、泰國等國家,代孕已然產業化。跟隨電影的視線,我們參觀了專業的代孕中心,護士正優雅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服務。而眼前的印度孕婦們,肚子中分別懷著來自不同國家的孩子,他們已經幫助了無數不孕或是同志家庭。醫生宣稱,代孕的孕婦們在醫院被照顧的很好,這些有職業素質的代孕媽媽都會努力保持身心健康。如果不是影片中母親在孕婦病房的窗外偷窺,我們也差點信了。事實上代孕媽媽生活空間狹小,只能在多人病房活動,孕婦拒絕吃護士提供的藥物,大發脾氣,她們迫於生計,成為嬰兒生產機器上的一環。電影讓我們相信,男同戀人追求愛情和婚姻選擇自由的訴求終於能有一個圓滿的結果,母親、米奇也各得所需,皆大歡喜。母親在勸說米奇接受代孕時,安慰她道:「別擔心,我們要的不是妳的卵子,只是妳的身體。」這句話從一個母親口中說出,未免刺耳。女性出借自己的身體,甚至情感,為了交換一張綠卡,一個機會或是一大筆財富,然後,又奮不顧身地將之投入到家庭之中。可悲的是,在最後的狂歡中,女性自己也忘乎所以,以為這就是最好的勝利了。发表于《明报》2015年10月26日副刊「新世纪·疾走菲林」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