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圣手美国史上最大骗局!8年时间卷走650亿美元!他说这是社会的错分集剧情
在记者戴安·亨里克斯的不断追问下,伯纳德·麦道夫带着一点怒气反问她:“你觉得我是反社会的吗”?!最后,影片《欺诈圣手》镜头停留在麦道夫的面部,在长达5秒的特写后突然结束。《欺诈圣手》是由HBO播出的电视电影。改编自《纽约时报》记者戴安·亨里克斯的同名小说。故事围绕迄今为止最大的“庞氏骗局”操盘者伯纳德·麦道夫展开。伯纳德·麦道夫是华尔街金融巨鳄、前纳斯达克主席.......他是美国现代金融系统的建立者,是华尔街的巨人,神话传奇,无数人的偶像。这个足以在他死后名垂青史的完美形象,在一夜之间的分崩离析。他用长达8年的时间制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高回报基金,最后套住了65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爆发,出现挤兑,一时间他无法筹到70多亿美元给客户赎回,最后,他不得不向自己的两个儿子承认这个一直都不存在的基金。他的两个儿子,一直视他为偶像的最亲密的门徒在第二天告发了他。整个“局”瞬间垮塌。一年后,麦道夫被法院判决入狱150年。一年后,通过变卖麦道夫的财产,甚至包括其妻子的内衣,追讨回了仅仅15亿美元。从商业大佬,到一般中产,无数人的一生积蓄化为乌有。这桩号称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金融诈骗案宣告落幕,无数人对此心有余悸,但他们只能把怨气,把罪恶,把口水洒向麦道夫一个人。他们无力,也不愿反思。《欺诈圣手》由奥斯卡奖常客,雨人的导演巴瑞·莱文森掌镜,面对小说和现实,他选择了提炼故事,从他拿手的人物刻画上,人物关系上制造情绪浓度和戏剧张力。影片从记者在监狱中对麦道夫的采访展开,记者想知道几个关键事件。这场诈骗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这场诈骗能够成功。这场诈骗对于麦道夫的影响。还有麦道夫自己对于这场诈骗的看法。巴瑞·莱文森需要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解答这场史上最巧妙的金字塔骗局,在时间上的确捉襟见肘。于是他采用了电影化的叙事方式,加上纪律片式的再现方式,以家庭入手,以麦道夫为人物中心,围绕他的家庭成员,两个儿子和妻子,从侧面不断丰富麦道夫本人的性格和形象,同时借用他的家人之口,给我们呈现一个他人眼中的麦道夫。影片一开始,麦道夫就被自己的儿子们从神坛拉下。他的儿子,马克和安德鲁,在听完他的“告解”后,直接选择了第二天告发他。一家人直接被抛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社会无法原谅麦道夫,同时也不愿意原谅他的家人。他们认为只要和麦道夫有关的人,肯定参与其中。麦道夫的两个,在公司任要职的儿子首当其冲。他们被媒体骚扰,有的记者甚至直接在大街上拦住小儿子马克和他正抱着孩子的妻子。诈骗案爆发后,这个家马上解体,为了保全自己,在律师的安排下,两个儿子首先选择了冷落自己的母亲。马克内心比较敏感,他无法容忍社会把他和其父亲拉到一起,无法容忍有人说他是这起案子的参与者。这时,影片用几个桥段构建了麦道夫本人和马克的父子关系。马克非常希望接管公司,几次和父亲摊牌,但麦道夫一次次拒绝,他甚至直接告诉马克原因,他的能力不够,她的哥哥安德鲁更具有实力。这让脆弱的马克颇受打击。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麦道夫的专断和暴躁。马克是事件中,最悲剧的人物。他把父亲麦道夫视若神明,偶像,精神寄托,榜样,但顷刻间,榜样变成了罪人,变成了小人。同时,家庭无法给予他支持和鼓励。社会舆论不会放过他,他孤立无援,最后选择了上吊自杀。麦道夫的另一个儿子安德鲁,影片中同样用笔颇深,他有能力,有野心,他希望建立自己的公司,他希望摆脱父亲的控制和光芒。他和父亲摊牌,希望离开公司,但麦道夫直接骂他自私,横加决绝。安德鲁同样遭受了来自社会的“连坐”式惩罚。有客户和员工直接在路上向他发泄不满。安德鲁比马克坚强,经受住了社会的压力,但他却被疾病困扰。最后,他死于癌症。死前有人问他对麦道夫的看法,和他为何不去监狱看望自己的父亲,安德鲁冷静的说,“在我心中,他已经死了。”与麦道夫相伴50年的妻子露丝同样被其拉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露丝去了15年的理发店都拒绝为她理发。两个儿子不愿意和她说话,因为她不要愿意抛弃麦道夫。可最后,在马克死后,这份埋怨彻底爆发。她最终选择了与麦道夫不再联系。通过三位最亲密的人,影片从侧面给我们呈现了麦道夫的形象,这个父权的专断之人,在爱的名义下,完成了这桩“骗局”。麦道夫不断声明,他这样做是为了家人。被揭露后,他依然不断强调会妥善安排家人和忠心耿耿的员工。可结局是,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家产全部被收押,妻子只能去和姐姐一同居住。很多员工上了黑名单,许多投行证券公司不愿意要和麦道夫合作过的人。他们最后甚至没有拿到承诺过的奖金。他企图以爱巩固的家,最后却瞬间瓦解,他也落得孤寡在监狱终老、死亡。麦道夫其实一点也不在意150年的牢狱生涯,他心痛的是儿子,和妻子先后与他断绝关系,是孤独和放弃最后击垮了他。影片对于为什么麦道夫能够通过8年时间,不断拿到许多富人,许多华尔街的精英们一生的积蓄,用了几场非常精彩的戏剧性场景进行了解读。在次贷危机爆发时,人心不稳,人人都想保护自己的资产,甚至说希望在乱世中获取暴利。在一个酒会上,麦道夫正苦于寻找资金填补挤兑出现的资金漏洞。奇妙的一刻发生了,许多人居然主动找上麦道夫,希望把他的钱投入到他旗下。一个陌生男人,一开始希望投入1亿美元到麦道夫的基金。麦道夫并没有在意,但随便几句试探,最后,这个男人居然愿意拿出4亿美元。麦道夫自己都感到非常惊讶。两人的交谈在现场乐队的互文下逐渐升级,鼓手敲打的节奏提速,人内心的欲望在膨胀。其实那群华尔街的精英难道真的不知道麦道夫的基金有问题吗!他们只是不愿意过多的过问这个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真实内幕而已。他们在贪婪的欲望控制下,只是希望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人而已。麦道夫直言,华尔街动荡,这时需要一个替罪羊,需要一个背锅者,他不过运气不好,在挤兑中没有挺过去,所以最后所有脏水都破向了他。如果他筹集到足够的钱,或者说挤兑的现金没有那么多,他挺过了寒冬,说不定现在他还是那个华尔街的英雄。这场人类原罪的集中体现事件中,监管者同样漏洞百出,证券检查机构不止一次提出要审查麦道夫的基金。影片最讽刺的一幕是,麦道夫直接告诉了监察员他们的账户,只要他们打一个电话过去,就可以知道,这个基金根本里面就没有钱。可几年下来,没有人真的去打了这个电话。他们选择性遗忘,选择性信任,其实终究还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贪婪!影片的最后,麦道夫问的那个问题其实值得玩味,“你认为我是反社会的吗”?其实恰好相反,麦道夫就是社会的,他玩懂了社会的运行规则,玩懂了当今小社会下的人性特征。他用最社会的方式,控制住了这群生活在社会之下的人。同时,麦道夫也被社会吞噬,他,包括他的家人,一直挥霍着别人的钱,这个不争的事实也让他无法推卸自己的罪恶。其实,金字塔旁氏骗局无处不在,一旦挤兑超过其承受的能力,这个看上去坚固的宝塔就会瞬间垮塌。但我们不要忘记,参与进去的人都有为这个金字塔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