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枕边的知己最难得 -艺术人生王志文 晓雅心灵分集剧情
枕边的知己最难得原创:【澳大利亚顶级华语心灵导师、情感作家:晓雅】记得《艺术人生》有一次访谈,朱军问一直单身的演员王志文:“都40了怎么还不结婚?”王志文说:“没遇到合适的”。朱军又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王志文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这还不容易?”朱军笑到。“不容易。”王志文说,“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我特别赞同王志文的择偶标准,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人,其实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枕边的知己。找个能聊天的人,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夫妻之间有话可聊、总聊不腻,其实是个很高的门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因为有话聊的背后,是共同的精神世界。而夫妻之间是否拥有共同的精神世界,往往是决定感情是否能天长地久的重要条件。因为所有的外在条件都有可能随着时光打个折扣,但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却会因为时间的累积而变得越来越有味道。李敖曾这样评价他的前期胡因梦,说“在我心中她一直都是完美的,有一次半夜起夜,忽然看到胡因梦因为便秘在马桶上呲牙咧嘴的样子,觉得完美被打破了。”虽然李敖的评价刻薄而粗糙,但这却是每一对夫妻都会经历的。结婚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女人美丽的脸蛋上也会长痘痘,原来男人也有很脆弱的时候,原来对方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当夫妻之间开始意识到对方并不完美的时候,其实才是婚姻经营正式开始的时候。人无完人,这句古话说得多么清晰明白。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长时间360度无死角的保持完美状态。当对方的完美形象开始消退,夫妻之间是否能持久相爱的关键,就是彼此是否拥有共同的精神世界。很多经历7年之痒的夫妻,就是因为缺乏共同的精神世界。当人类还只是猿长类生灵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试着结合。那时候的结合,虽然没有民政局盖章发证,但是本质上类似于今天的婚姻。雄性的在外打猎,雌性的在洞里照顾下一代。结合是为了彼此的利益最大化,雄性需要雌性为他繁衍子嗣,雌性需要雄性提供安全的生活保障。那便是婚姻的最早形态,异性在一起各取所需、互相帮助,生存几率便会大大提高。可是人类和社会都已经轮转千回,沧海桑田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仍然观念落后,认为婚姻最大的意义是找个人生孩子,各自分工承担责任,好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说白了,就是搭伙过日子。所以,在这样的意识状态下选择伴侣,往往更看重的是彼此的外在条件是否足够好,而忽略了内心的风景。而这内心的风景,才是婚姻中最最重要的那一环。内心的风景一致,才会有共同的精神世界,才有可能聊到一起去。这内心的风景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一个人内在的核心价值观。两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越接近,就越容易相处融洽。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工作和家庭哪个更重要?你觉得结婚是为了什么?朋友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喜欢热闹一点的生活还是安静一点的?你还经常出去玩耍还是更愿意宅在家?所以这些你已经有的答案,都反映了你的核心价值观。很多女孩子在相亲的时候,只关注于那些看得见的条件,比如对方是否有房有车、是否是高学历。似乎对方优质的条件就能保证自己的婚姻幸福。殊不知,内在和自己越匹配的,才越适合做自己的伴侣,越能获得幸福。如果一个人向往自由,希望自己这一生可以用脚来丈量世界,那么也许他一有机会就想出去旅游、体验世界。而另一个人也许嘴上也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地总是给了工作,内心憧憬的是“权力和更大的发展机遇”。一个人追求无边无际的天地,一个人追求事业带来的个人成就感。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只是个人喜好和个人选择而已。但是这样的两个人如果生活在一起,那注定是矛盾纷纷的。因为彼此并不能给予对方最想要的生活状态。两个优秀的好人,却未必能成就一段幸福的婚姻。就像两个都喜欢跳舞的人,最知道身体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两个都喜欢美食的人,最明白作为吃货的快乐。选择一个人合适的人结婚,其实就像是人生路上找到一个知己。他和你一样,想要去同样的地方,想要体验同样的风景。反正一个人也要走,正好多一个人在身边,彼此能相互有个照应,互相做个陪伴。因为彼此同行在同一条路上,经历的快乐和面对的困难彼此最懂,所以才会有聊不完的话。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因为多了一个人的陪伴,变得更轻松、更愉快,这应该是婚姻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