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

评分:
9.0 力荐

分类:电影 印度India 2013

简介: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摩诃婆罗多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摩诃婆罗多》分集剧情

.摩诃婆罗多,“婆罗多”在原文中有“沉重”的意思,“摩诃”则是“很大”之意,梵语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代表这部史诗中敌我双方的本来是同一个种族,引申之义为伟大的印度族,因为史诗说的是古代印度人祖先的故事。婆罗多也就成为印度的自称。《摩诃婆多罗》的诞生非常有传奇色彩,据说这篇诗史是是距今约三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传说中的大圣人毗耶娑(亦即神仙广博仙人),请湿婆的儿子大圣欢喜天替他记录下来的,是唯一一部神仙写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形成于公元前5或前4世纪,内容复杂,包罗万象,印度古代史诗和往世书中重要的传说故事几乎都出现或被提到。《摩诃婆罗多》整部史诗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内容包含了宗教、哲学、政治、文学、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所涉及的范围非常丰富广泛,被誉为印度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大史诗交织穿插着大量的古代神话、历史传说和优秀插话,还包括甚至地理和宇宙结构学的详细论述。史诗中有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的描绘,也不乏古代印度现实的真实纪录。从中能读到众多天神、国王、修道仙人的古老传闻,和对万物起源来历的朴素的解释;欣赏到美妙的诗意、印度古老的习俗,和绮丽的大自然风光;听到战场上马嘶和刀剑的铿锵之声;了解到印度教的教规和法典;学习到许多生活的真理和人生的意义;正如印度学者所说:《摩诃婆罗多》是无数的知识河流汇集而成的浩瀚海洋,是一个辽阔大国的总汇,是一部天书,也是往世书,神话传说、历史,还是史诗、宗教经典,“是印度光辉灿烂的文化知识传说中,唯一不朽的纪念碑”。印度不朽的圣典《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在印度薄伽梵,意为世尊),就是这部史诗中自成系统的著作,是在大战时至上的意识化身(Krishna,克利修纳,黑天)对般度族的主将阿周那(Arjuna)的一篇长训话。《薄伽梵歌》是对吠陀有神论和奥义书绝对精神论的综合发展,其中蕴含有许多超越宗教信仰的宇宙和人生哲理,它在近代和现代依然对印度社会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印度圣雄甘地也曾利用《薄伽梵歌》阐述自己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在现代印度,《薄伽梵歌》几乎每年都有新的译本和注本问世,成了一部最流行的宗教哲学经典。《摩诃婆多罗》故事中心内容是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恒河上游象城的俱卢族和因陀罗普罗斯泰的般度族兄弟之间争夺王国统治权的斗争。它既是英雄史诗,又囊括了人生“”四大目的“”即“正法和利益,爱欲和解脱”的全部内容。这部大史诗主要是描述婆罗多族的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在俱卢大战场大战十八天的前因后果,以及每个重要人物的活动的故事里,包括许多神话传说,在书中人物的谈话中又往往叙述许多故事,因此书中充满了与史诗故事情节有关或无关的插话。《摩诃婆罗多》并不是纯粹的史诗,实际上包括三种内容:史诗故事;插话;关于法制、风俗和道德规范的诗体论述。插话可以独立成篇。它的史诗故事和著名插话在印度成为各类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摩诃婆罗多》的诗里,有一些章节描述得栩栩如生,似乎是亲眼所见,人们常常会被感动得流下眼泪。这部大史诗是用对话体写成,仿佛是可以表演和对唱的戏剧。全诗由一个"歌人"背诵出来。这据说是他在一次大会上听来的长篇史诗,本来是毗耶娑命令手下的徒弟唱的。除开头部分仿佛是序言和内容提要以外,中间的叙事部分都是用原来唱者的口气加以叙述,在他的叙述中,对话的人物又叙述另外的事和人,又套进另外的对话。这样一层套一层的格局对于安插不同的内容极为方便。这种形式很可能是原来由一个或几个行吟的人在节日的各种集会上吟唱时所用。全诗除标明人物的道白和个别散文章节以外,都是诗体。这部内容复杂的巨著,在印度历来不是把它作为俗书,而是作为圣典。2006年初,中国黄宝生主持、多位学者在历时17年后,终于合力完成了《摩诃婆罗多》的翻译出版工作。其汉语全译本字数多达四百万字,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种文本之一,堪称传世工程。今天,《摩诃婆罗多》的影响早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汉译者的辛勤劳作而直接欣赏印度文明史上这一伟大的叙事传统,从而去思考人类共享的文化福祉,是我们的幸运——因为,在全球有精校本译本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的。有西方学者统计说,仅仅演唱这个宏大叙事的核心部分,按照每分钟唱一个颂(一组对句为一个颂)计算,就要连续不间断地演唱25个昼夜!它的叙事结构,像一组巨大的建筑群,殿堂相接,院落相叠,回廊环绕,路径互通。那些难以计数的插话,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而且还往往有各自的讲述者、对话者乃至各自的听众;单说里面出现的故事讲述者就有300到400个之多。不仅故事中套着故事,而且对话中套着对话,起承转合之间使得故事线索盘根错节,情节发展引人入胜。全诗篇幅很长,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长达20多万行,是荷马史诗的8倍。一般说它有10万『颂』(诗节),分为18篇,每篇又分为一些较短的篇、章。各篇长短不一。史诗后附有一部《诃利世系》,有时作为第19篇,其实是另一部独立著作。18篇的篇名是:1.《初篇》,2.《大会篇》,3.《森林篇》,4.《毗罗吒篇》,5.《备战篇》,6.《毗湿摩篇》(Bhismaparvan),7.《德罗纳篇》,8.《迦尔纳篇》,9.《沙利耶篇》,10.《夜袭篇》,11.《妇女篇》,12.《和平篇》,13.《教诫篇》,14.《马祭篇》,15.《林居篇》,16.《杵战篇》,17.《远行篇》,18.《升天篇》。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