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傻瓜入狱记

傻瓜入狱记

评分:
10.0 力荐

分类:电影 美国 1969

简介: 弗吉尔(伍迪·艾伦WoodyAllen饰)是一个智商不太够用的笨小孩,可是,来自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傻瓜入狱记《傻瓜入狱记\拿了钱就跑》:厚积薄发的颠覆分集剧情

  【伍迪·艾伦电影研究】之《拿了钱就跑》《拿了钱就跑》TAKETHEMONEYANDRUN编剧:伍迪·艾伦/米奇·罗斯导演:伍迪·艾伦主演:伍迪·艾伦   珍妮·玛格丽特出品:1969年这是伍迪·艾伦导演作品中的第一部,和所有厚积薄发的艺术家一样,多年撰写幽默小品的伍迪·艾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有机会自己导演一部影片,在这部电影中,他拿出了几乎所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人生领悟、道德与价值判断、媒体效应思考等等。这是一部幽默盛宴。伪纪实风格的开篇让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无所事事又不知所终的人物主题,爵士乐、嘈杂的街巷、海报、新闻报道,伍迪·艾伦用一组画面迅速而准确地展现了一个美国六十年代的风情画。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六十年代的美国。一提到六十年代的美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嬉皮士,摇滚乐,毒品泛滥,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而精神匮乏的年代。用句老话说就是“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肚子吃饱了,甚至有点撑得慌,就像张楚的歌里唱的“吃完了饭有些兴奋”,怎么派遣兴奋呢?惹点事儿吧!于是一大批“吃饱了撑的”艺术家开始鼓动人们的信仰重塑,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等一批艺术家率先举起了“跨掉的一代”大旗,这面旗帜让美国人第一次开始认真的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永远不会成为电影明星,摇滚歌手,或者任何有权有势大把花钱的人,我们都是最普通的,一生都在被各种媒体诱惑着去干我们并不想干的事情,我们的欲望和我们的愤怒无处发泄,甚至无人理会,我们微不足道,我们不值一提,我们的爱情和我们的生活都是狗屎……伍迪·艾伦的这部《拿了钱就跑》就诞生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这似乎让我们很容易理解,电影开头的新闻纪实风格,以及画面上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风格。主人公正是这么一个被媒体文化陷害了的倒霉蛋,他的老师,他的朋友,他的音乐教授,甚至他的父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是一副羞于启齿的样子,潜台词是:这个家伙没救儿了。这种评论像是伍迪·艾伦的自嘲,但更为深刻的是,这更像是对当时被媒体灌输之下成长起来的人们的一种悲哀的揭露。由此看来,主人公随后干出来的荒唐事儿就很容易理解了,身处一个荒唐的时代,一个所有人都在闹信仰危机的时代,个体的迷茫和不知所衷就显得那么合情合理。而夸张的表演和絮絮叨叨的台词正是这种迷茫的解释。仔细观察,电影中的每个事件都是这个叫弗吉尔的家伙被愚弄以及被陷害的故事,如果说电影中的这个家伙还有一点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话,那就是他的一次次越狱的行为,越狱不是因为自己被冤枉了,而是觉得监狱生活没劲。一把用肥皂刻成的手枪让他顺利逃出监狱大门,大雨把肥皂融化,又让这个倒霉蛋再次回到监狱。一次危险药品的志愿试用让他最终获得假释。按照佛氏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来看,监狱就是让我们感觉不到“自由”的所有事情:工作、家庭、圈子、丈母娘、小舅子、愚蠢而自以为是的领导、严厉的父母等等等等。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人起码会明确自己不想要什么,于是“越狱”成了证明自己存在的“行动”,人类的发展始终处于:建立体制——颠覆体制——建立新的体制——再颠覆的恶性循环当中。往俗了说,“人生就是折腾”。早时年间王朔的小说中就有这种对体制嘲讽的对话:“你是我党党员,我党就将你开除出去,你不是我党党员,我党就将你吸收进来——总之不能让你闲着。”相对于以往一本正经的说教影片来说,伍迪·艾伦的这部《拿了钱就跑》属于彻底的颠覆性作品,影片中几乎将所有“警匪片”、“监狱片”、“强盗片”都拿来揶揄一番,相对于那些举着“反体制”大旗的“文化斗士”来说,伍迪·艾伦更像是个站在旁边偷偷乐的家伙,“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有“行动”就会有评论,而伍迪·艾伦恰恰是用一种最为诙谐最为调侃的方式针对他所看到的一切“行动”进行着无情的嘲讽。片中将所有“社会的”角色全部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进行剥离,最为明显的就要算是那场街头抢劫的戏,这本是个过场戏,却透露出伍迪·艾伦想在这部电影中表达的终极含义。弗吉尔拿着一把手枪抢劫一个正在读报纸的男人,当男人转过身一下子就认出了他,两个人曾经是中学同学,而现在,一个当了江洋大盗,一个当了FBI的探员,两个人在亲切的对话之中还不忘自己的职责,一个要抢劫,另一个要抓捕。亲切的,关于过去美好回忆的对话夹杂着抢劫的命令,一方面这是两个儿时玩伴在回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丢掉自己的“职业职能”,在剥离了“社会角色”的同时让我们感到了无可奈何的尴尬,笑料自此产生,令人忍俊不禁。伍迪·艾伦的影片总是将大量的信息暗藏其中,导致片子看起来絮絮叨叨,无意识的、自言自语式的对白隐藏着导演的大智慧,幽默中含着辛酸,含笑带泪的喜剧风格让他被认为是卓别林之后唯一的,也是最出色的喜剧大师。然而伍迪·艾伦却始终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悲惨的”、“不幸的”,电影中透射着他的人生,对于不幸遭遇以及对大时代的嘲讽,这个干瘦的小老头从来没有停止过让上帝发笑的思考,只不过他的思考之中也包含了对上帝的,对命运的嘲讽,就像科特·库班对于乌龟的描述:“我喜欢乌龟,因为我觉得它们骨子里就有有种‘去你妈的’的意思!”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