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能抖包袱的就别忧伤分集剧情
青春的故事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种,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已经前赴后继地讲了个遍,如果说现在对于青春片还有什么要求的话,无非就是三观端正、看得开心。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流水线量产的同类国产片的狂轰乱炸下看到《二十》,就像揪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让人忽然想起这些被残酷和忧伤过度包装的故事原来可以这样讲,或者说,本来就该这样讲。走到理想和现实分岔路的少年们毫无悬念地遭遇了爱情、友情和事业的打击:考上大学暗恋学姐的毫无悬念当了备胎,玩世不恭了二十年终于动了真心的被对方以“发展事业”为由抛弃,好不容易有个不谈恋爱勇敢追求理想的却在钱面前被浇了一头冷水。实在谈不上有创意的剧情,却被所有主角们招人喜欢的态度点亮。凑一桌喝酒聊天,想为这青春做出点值得纪念值得写成书拍成残酷青春物语的事,最后吼着不成调的歌终于明白了,堕落这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电影终归是电影,绝大多数的忧伤和残酷都没那么具象。就连最终被激怒后的群架,也更像是一场滑稽的闹剧,满是自嘲的悲壮。对于友情主题的表现,也没有着力于喜闻乐见的撕逼和颇具说教性质的相互扶持,喝酒吃饭相互调侃,恨铁不成钢的责骂也在不正经的态度下草草收场。没有因为不同的选择分道扬镳,没有因为爱情的尴尬从此不相往来,也没有经历起起落落后戏剧性的和好如初,本片对于友情的态度,正确地让人感动。最后一起收到入伍的通知书,毕业之后兜兜转转走了一圈又回到故事的开始,大家还在一起,似乎成长了又好像和从前一样。后来我们终于有资格回望,发现当年大过天的烦恼也不过就那么回事,爱情啊理想啊友情啊一点都不比数学难懂,所谓的岔路口其实不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当作宗教一般信仰着的青春,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然后你会发现,这些看似无奈的事实其实并不具备杀伤力,身边的人还是和当年一样讨人厌,经历过的一切最终变成了我们捧着忧伤抖包袱的能力。一次又一次被误解的青春,就这样在《二十》的俏皮台词和明亮场景里,探出水面深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