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惊沙

惊沙

评分:
8.0 推荐

分类:电影 大陆 2011

简介: 1936年6月,赤军长征成功后,红四方面军主力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作战,这就是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惊沙风过祁连,血染征沙分集剧情

  一我去大光明询问《惊沙》上映了没有时,售票员mm用恐怖的眼神盯着我,就好像看着火星人。我很纳闷,哥不至于这么帅吧。不出意料的,《惊沙》票房惨淡。作为一部煽情的主旋律片,这个结局也算是众望所归。不过抛开影片的艺术造诣、故事情节等等不谈,这片子本来就不是拍给如今的文化人和年轻人看的。现今这个煌煌盛世的食肉动物群体,已经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之前几代人所抱持的信念和精神。其实如果理解了那一段历史,会发现《惊沙》也不是那么主旋律。《惊沙》的目标观众只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小众。这部片子,与其说是一部影片,不如说是迟来的一枚纪念章,以告慰那祁连山下、戈壁滩上数十年来都无法安眠的数万英灵。二提起秦基伟将军,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熟悉,虽然他做过共和国的国防部长。但是提起“上甘岭”,凡是中国人大概无人不晓。秦基伟,就是抗美援朝期间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前线指挥官。这是秦基伟“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十五军一战成名,也成就了秦基伟将军戎马生涯中最壮丽的军功。“上甘岭”,就是这位日后的共和国国防部长让人目眩的勋章,让他的同事们无法不仰视。然而,他的儿子——少将秦天担任编剧的《惊沙》却并没有选择将军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刻来大书特书将军的丰功伟绩,反而截取了将军一生中最低谷的时期——西路军河西血战,来阐述将军为之耿耿于怀一生的一个情节。这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刻,共和国历史不能承受之重。百度百科的“西路军”词条平淡如斯: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占当时红军总数的2/5),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可是红军长征之后,如大浪辟沙,留存的革命火种,可谓精华中的精华。以今天史学界的眼光来看,西路军却俨然成了红军高层路线斗争的无辜牺牲品。西路军,作为大叛徒张国焘领导过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无疑被当时的党中央怀疑近墨者黑,会与张一个鼻孔出气。西路军因而受命调离边区,西渡黄河,到荒凉的西北戈壁地区与兵强马壮的地头蛇军阀宁青二马抢地盘,深入虎穴,与虎谋皮。最终,两万余人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血战5个多月,几乎全军覆没。西路军战死7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3人,军长师长20多人),被俘后遭残酷杀害者约5600人(大多被虐杀而死),一共牺牲了1万3000人。还有约4700人被俘后被党营救返回延安,另外还有4500人失散流落在河西走廊沿途。西路军的覆没是中共军史上最惨重的失败。西路军西征失败时活着逃出的西征军主要将领的结局: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西征失败后独自一人要饭回到延安,建国后授元帅衔。西路军总政委陈昌浩,西征失败后离开部队跑回老家,1937年8月,陈昌浩回到延安,他被免去一切职务,接受了长达一年的审查。此后的陈昌浩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销声匿迹。1967年7月30日,由于惧怕文革挨斗,陈昌浩吞服安眠药自杀去世。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西征失败后同样一路要饭回到延安,55年授大将衔。西路军参谋长李特,西征失败后到达新疆,后被王明以“托派”的罪名被秘密处死。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带领420多人到达新疆,建国后曾担任国家主席。其时,秦基伟还算不上是西路军的高级将领,他不过任职西路军参谋部的后勤科长。(从影片的角度来看,对秦的渲染有点过度了。)三西路军,长期以来是中共历史上不被公开讨论的特殊称谓。党史上对西路军西征失败原因的定性解释,一直以来被归及为西路军执行了错误的“张国焘路线”。而随着史学家的深入研究,更多当年的档案、电文的呈现,可以认定西路军自西渡黄河起,一直遵从中央军委的指挥,不敢擅自主张。特别是在局面处于被动时,由于害怕被指责为继续犯路线错误,西路军仍然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明显错误的指挥命令。直至最终全军尽墨。在这一点上,坦率的说,当时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对于西路军的覆灭,是负有责任的。但是,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考虑到就在不久之前,张国焘挟红四方面军自重,另立中央,甚至图谋兵变,铲除异己。毛周等必然不寒而栗。特别是在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发生冲突时,四方面军徐向前、陈昌浩等高级将领所表现出的不明朗不坚决的态度,也让中央不得不考虑更多。在红四方面军南下兵败,会兵红二方面军重新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师之后,如果说党中央对于四方面军没有一点顾虑,那是不现实的。政治斗争是毫不留情的,政治舞台上各方的最大的资本就是枪杆子。如何防范野心家张国焘东山再起、暴起伤人,如何彻底打倒政治对手张国焘,这些摆在台面上的问题,注定了红四方面军的悲剧命运。张国焘是被彻底打倒了,在中共党史上遗臭万年。但西路军的将士们被作为政治祭品血洒河西,万骨皆枯。祁连山的风呜咽的吹,那是英魂们不平的心声。这的确是一场让人痛心的悲剧。四本来还想扯一点政治,但估计qzone的SB管理员可能会封帖,此节从略。五相对于电影,我更关注历史。但更多人于我,恰恰相反。在这个耽于享乐、醉于物质的和平年代,严肃的探讨一些精神,或是信念之类,是可笑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惊沙》,这样的二百五片子,没有票房很正常。导演安战军也想得开:《惊沙》一片,我没有票房压力。不过,就片子本身而言,虽然做出诸多的尝试和努力,缺陷仍然很多。老毛病,过于煽情,情节不真实,不能吸引观众。英雄高大全严重,不真实特写过多,“交党费”环节还是比较明显。演员们也许确实想把角色演好,但用力过猛,让人觉得人物虚脱。由于角色刻画过度,而观众观影经验过于丰富,导致有的观众认为片中秦基伟兄妹关系暧昧...无语。战争场面虚假,炸点太多。真实的历史里,西路军和马家军装备都很差,打起仗来双方的重武器都很少,象影片里这种一打仗就炮火连天的场面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道具不够考究,有网友指出,影片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些枪械不可能出现在那个年代。个人感觉,片中对马家军的凶残描述不到位,片中的马家军指挥官,甚至给人以“蛮讲道理的嘛”之感觉。历史上的马家军是以其彪悍凶残著称的,这不是给几个龇牙咧嘴的镜头就能表现的出来的。前面也提到了,角色高大全,缺点最多是教条主义。其实在西路军不利的真实情况下,各种心态、事件都有可能发生。逃跑、投敌、叛变等等不是个别现象。其实能真实反映西路军实况,用时髦的话来说,挖掘点“人性”会更好。当然,主旋律片恐怕是不允许这么拍的。秦基伟个人当年被俘,然后逃跑回到部队,在人生的非常时刻,他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勇敢、坚决及服从中央指挥,很难说心态没有一点变化过。但挺过来的都是好汉,回延安的都是金子。今天,他完全有这个资格在影片里做高大全的英雄。我双手赞同。有几个细节,觉得刻画的很不好。两个女红军被俘时及后来反抗,只会机械的喊“畜生”,太模式化,激不起观众的情感反应。其实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女孩子被俘时肯定是很害怕的,不会那么大义凛然哭喊遇害同志的。后来的反抗也不真实,马家军意图强暴的军官太温柔了。那个时候,红军队伍里有很多女孩子和小孩子。他(她)们真的不过是孩子,有自己尚未成熟的世界,和真实的喜怒哀乐。哪有那么多的主义噢;主义,很多时候,不过是大人们用来骗自己的谎话,结果,孩子们也跟着信了。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