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无猜黄阿丽的一小步,是亚裔角色的一大步分集剧情
虽然日常黑好莱坞的日渐无趣,但不得不承认,庞大又运行顺滑的成熟体系,往往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就有点像自成体系的热带雨林,大树遮蔽了全部阳光,掉落地面的一万颗种子里也许只有一颗能够存活,但一旦有任何一颗大树在雷电中轰然倒下,就会有千万株植物开始疯狂生长。对于好莱坞,情况有点不一样:不是大树倒下而带来了新的生长空间,而是巨大的阴影让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们意识到了危机,从而拓展了创作的深度和广度(至少在某些层面上)。所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生态变化,于此处有了些正面的影响。《纽约时报》在特朗普当选之时对好莱坞几部美剧的主创进行了专访,询问他们的看法以及对今后创作的打算,文中各位的回答在此不必重复,看看他们最近的作品大概也就知道了他们的应对,《傲骨之战》、《副总统》无不尽其所能、从不同角度对现实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少数群体也在当下发出了新的声音,原来群体之间并没有消弭隔阂,社会似乎在原地踏步乃至向后走了一小会儿,所以夏洛特维尔的事件有多么让人意外和震惊,《逃出绝命镇》的大火就有多么合理和重要。所以,长期沉默的亚裔也开始大声发声。《摘金奇缘》多少还带着西方对亚洲过去、现在的揣测和想象,但在演员阵容和题材上,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新鲜感。亚洲男性在欧美文化中长期的不性感形象,被改观了那么一点点。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性感,性是永恒的生产力,能突破成见。然后就是黄阿丽,当她挺着孕肚在台上狂飙一小时黄段子的时候,世界都震惊了,原来亚裔女性不仅仅是虎妈或者虎妈预备军,她们也可以自由而放肆地去探讨、挑战所有的话题。黄阿丽的本身就是对亚裔女性形象的一次祛魅,用全然不同的“yellowfever”去终结yellowfever,去终结偏见。可贵的是黄阿丽以及越来越多的亚裔并不打算去融入,而是要直白地把情况说出来:我们就是这样啊,我们进门换拖鞋,我们做一切亚裔要做的事儿,justdealwithit!因为这才是正常的状态:自由地做自己。回到这部《两大无猜》上来,黄阿丽的尺度在影片中是收敛的,毕竟生活不是浓缩在开放麦舞台上的那几分钟,电影讲了个规矩的故事,黄阿丽贡献了规矩的演出。当然让人着迷的是影片中对于亚裔文化的呈现:不再是刻奇了,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喜剧效果交给了具体的个体去营造,而不是作为一个群体整体来贡献笑料。突出的例子就是片中黄阿丽的父母,一直向女儿强调到了机场不要打车,自己有朋友可以接机,所以不用给小费。乍看是亚裔对消费文化的抗拒和不理解,但在剧中处理成了个体的观念,所以后来黄阿丽的父母表示对女儿的支持便是去她餐馆里吃饭,并且不表明身份、不要求打折,支付了全价。这样的设定就让一些被视为亚裔stereotype的设定成了个体的特征,是对群体的尊重,在喜剧效果上当然也更高级。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文化细节让人莞尔,比如男主角马库斯的父亲多年后再见已经成名的黄阿丽,脱口就问你现在有多少钱?马库斯马上在旁白认真解释:他是认真地在问。而黄阿丽侄女生日派对的那场戏,有个场景让我笑到头掉,非常美国非常stereotype的派对场景上,照例有欢乐奔跑的小孩,但小孩子们从户外跑进门廊的时候,换上了拖鞋才接着在室内跑,跑到后院的时候又换了一双户外的拖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非常自然,却有着强烈的喜剧效果。它不是嘲讽的、也不是因为不理解造成的笑果,而是对固有偏见的一次正常化呈现:就是这样的,一直是这样,没什么不对。所以让对类似梗有固定预期的观众很惊喜。影片评论里有人惊呼,终于有亚裔的裸体了,男主角马库斯在一次醉酒的试唱里露出了屁股,黄阿丽也和男主有了船戏,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很多评论认为这是一种遗憾和妥协),但毕竟影片塑造了更立体的亚裔角色。考虑到这是一部亚裔卡司为主的电影,立体的人物只是本分,但放到更大的环境里来看,喜怒哀乐齐全、也有性生活的黄阿丽们,显得格外有意义。又想起了去年很喜欢的《大病》,片中也是少数族裔的男主更彻底地去除了猎奇的文化身份,而是很投入地讲了个与日常中不太寻常的故事,这样的轻松在此时此刻的环境下,非常可贵,《两大无猜》也是这样的,日常意味着丰富和立体,没有人是纸片人。《两大无猜》的故事内核是平庸的,这样的故事已经是好莱坞成熟的套路了,国外影评也常常提到这是亚裔版本的《当哈利遇上莎莉》,平庸的故事在这个语境下就有了别样的意味,意味着不是猎奇了、不是戏说了,对于好莱坞,作品质量是普通的,在文化层面上,迈出了一大步。最后,不知道黄阿丽在怀着宝宝苦想段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朝一日,可以狂甩基努·里维斯的嘴唇,哎呀,好想听听她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