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猎杀本·拉登

猎杀本·拉登

评分:
5.0 还行

分类:电影 美国 2012

简介: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猎杀本·拉登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而你们又在仇视什么分集剧情

 我承认,911不是一个容易上手的题材。恰恰相反的,这个题材是如此棘手如此令人投鼠忌器,以至于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几乎短时间内身败名裂的境地。去年Daldry用比较主观比较感情化的视角挑战了一次,结果没有招来什么好脸色。而今年Bigelow从另外一个方向,从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视角来讲了这个故事。反响相比之下好了很多,国外的烂评出发点无非两条:一、太无情。911这么牵动米国人民神经的题材,居然用这么冷淡旁观的语气讲了出来,毕格罗你还是人吗。二、太细节。我们干嘛要知道一红发没眉毛的妞,以及他背后的CIA为了这个行动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牺牲,造了多少孽,杀了多少人。反正我们就欢天喜地地庆祝本拉登的死就好了。太细节的东西,一是无关,二是堵心。用第一条来批判0D30的人最好给我喜欢特别响,不然真成了自己打自己脸。而说第二条的人,我可以称其为愚昧吗。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愚昧。911题材的价值,除了在情感上触动着3000个死难者,更多的生还者以及他们身后的亲属,同时还可以引起无限反思。反思美国和世界在911之前和之后的中东政策;反思我们自911以来一直采用反恐方式是不是单纯的以暴易暴,是不是真正地从根源上消除了恐怖主义的温床;反思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可以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我们将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重演。而这部0D30,就充满了各种陈述,以及冀望于对事实的全盘托出所引起的反思。所以我就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批评说这片子是主旋律片,是在美化美国。主旋律片是不会反思的,它们只会用煽情的调子给你讲一个美好的结局,只会闪着泪花带着颤抖的微笑大叫“本拉登死了!笼罩在世界和平上的乌云被驱散了!”然后用令人窒息的姿态来把你揽入怀中。而0D30,并不是这样的一部片子。一开始毕格罗就直接把911以来美国对恐怖嫌疑人施加的酷刑丑闻做了个大总结。水刑,暴力殴打,饮食剥夺,睡眠剥夺,对精神的折磨,对人格的侮辱,一应俱全。在线索推进的同时,重点渲染了穆斯林世界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强烈敌意。而在最后金丝雀行动的时候,强调了每一次对已经倒下的目标的补枪,更强调了在击毙本拉登藏身地第二个男人的同时,也毫不手软地杀死了他处于悲痛中只是想要保护自己丈夫的妻子。而恰恰是这一对抚育了最多的子女,也就是说,五秒钟内,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好几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最可怕的是,他们亲身目睹了自己父母的死,凶手无比清晰的就是美国。他们接下来会不会带着对美国的仇恨成长下去,会不会拾起自己父亲的枪,投入到对美国复仇的行列中来,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二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结合平时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我们能在脑海里组合起一场隐秘,却无比血腥的战争。战争的双方都无所不用其极,做尽种种卑鄙下流之事;而同时双方又投入了令人乍舌的人力物力,每个参与者也表现出了各种传统美德:敬业,专注,和近乎偏执的执著。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是的,本拉登确实死了,但是自他的死被确认,到片尾,女主都没有露出一丝笑颜,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正如这个世界一般,本拉登的死并没有驱散恐怖主义的梦魇,我们仍在时时担忧恶魔的复活和反扑。而毕格罗也通过此片发问:美国真的就是正义的那一方吗?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911的三千死难者,真的不是过度剥削死者身上的价值,不是过度利用复仇这个理念吗?真的能够让我们无视在“复仇”的过程中,伤害的那些可能是无辜的穆斯林吗?打击恐怖主义真的需要“不惜一切”吗?而最后的最后,恐怖主义真的被打击了吗?这么多的问题,抹去了美国一直以来号称正义的光环,甚至否定了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也就注定了这片子,与其说是美化美国的主旋律影片,不如说是在抽美国耳光的反主旋律影片。确实它起自一个人尽皆知的开头,却讲述了一个人所不知的结局。而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所蕴含的令人思索的无限空间,它才值得并需要被再三拿出来讲,就算这故事已经听得耳朵生茧,就算偶尔讲得比较对学院胃口,也不是用来抹杀它耀眼的价值的理由。毕竟,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而你们,又在仇视它什么呢。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