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上岸的鱼

上岸的鱼

评分:
1.0 很差

分类:电影 台湾 2017

简介: 師出台灣國寶級燈光大師李龍禹,曾與侯孝賢、陳國富等影人合作,賴國安人到中年對電影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上岸的鱼上岸的鱼,回不去的家分集剧情

上岸的鱼,要么是自己跳上来,要么是没力了,被海浪拍上来。不管是哪一种,上岸的鱼基本就是一条死鱼。台湾电影《上岸的鱼》表现了有上老下小要照顾、又要为生计工作操心的一对夫妻的困境,就如同“上岸的鱼”一样。影片通过对个人困境的剖析,进而对现代社会中“家”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繁忙单调的城市化生活提出质疑。影片的特别之处在这对夫妻的儿子身上。儿子叫怡安,他竟然说自己有前世,记得自己“以前”的家庭状况。怡安眼中的两个家、两个世界,有着鲜明的对比,他对现状的感受和反应,激发了剧情并带出主题。怡安以前的家在海边,在他最后的记忆里,父亲已经去世了,他和母亲、姐姐以及一条叫小花的狗一起生活,还是很幸福。怡安在幼稚园讲自己的家庭,讲的是以前的家,还特别提到了小鸟的故事,表现了和自然亲近的一种状态。怡安对以前的家念念不忘,显然是对现在的家感到不满。他身处这个城市中的家,倍感孤独。爷爷身体不好,父亲继承了家里的早餐店但经营状况不是太好,母亲也要出外工作无法专心照顾他。怡安想和以前一样养条狗,但被母亲以无暇照顾拒绝了。状况还在恶化。现在的家,因父母为照顾因中风倒下的爷爷的事而吵架甚至分居而“解体”了,母亲一人带他更加辛苦也更加不耐烦,加剧了怡安想“回家”的执念。怡安最后找到以前的家,但等待他的是一个几十年没人居住的废墟。怡安以前的家是如何落幕的,影片中没有具体的说明,但在怡安身上有一些暗示。怡安多次提到以前的母亲原来长发后来剪了短发,剪掉长发常常和生病有关,或者是“家变”的一种象征;另外是怡安在幼稚园画的令人不安的画,包括了车祸等内容。不管原因为何,可以肯定的是怡安还没长大就死了,他也失去了他的家。怡安对家的怀念和执着,让他在死后以某种形式一直留在原来的家中,看着眼前的海滩,来来往往的人。有一天他看到一对幸福的夫妻在海边拍婚纱照,他们应该会有一个美满的家吧,于是怡安投胎到了这个家庭中。怡安还是小孩子,没有体会过成人世界的真实模样,无法预料到后来的发展。一对爱人进入婚姻、进入家庭后,爱情就不是唯一了。生存压力造成了家庭成员的疏离,家的本质意义被遗忘了。怡安的尝试眼看要落空了,但以前的家显然也是回不去的。前世今生比喻的,就是滚滚向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尽管伴随着错误和矛盾,但终是不可逆的。所以未来是没希望的吗?也不尽然。在影片中,父母亲的关系渐渐缓和了。在爷爷的葬礼上,父母亲和好了。一方面,非常现实的一个压力没有了;另一方面两人经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分居状态和有关死亡的重大变故,得以重新审视自我、家庭和生活。夫妻俩重拾旧情以及共同面对生活的勇气,生活将继续,但这种积极的状态能维持多久也不好说。至少在当下,父母亲对怡安的爱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重点。关心,信任,陪伴,他们一起去寻找怡安以前的家。最后结果让人失望,但过程仍是有意义的。影片的主体是现实的部分,“回家”之旅篇幅不长像是个后记。或许把“回家”之旅当主体来处理,会更有意思。把那些属于记忆的,遗落了的东西具体化,在旅程中去发现和感受;现实的部分用插叙来表现。以表现现实中的缺失为主,对比的效果会更强烈,以“前世”为起点带出的影片的形式和结构也会更具“艺术性”(相比现在比重更大的“现实性”)。(首发于个人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