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内斯托理想斗士跟错方向分集剧情
一个边缘化的革命人物,拍成了主旋律的英雄。与切格瓦拉应该不是关系太近,在剧中有体现,参加革命队伍时,格瓦拉都想不起他是谁?只是面熟而已,充其量弗莱迪只能算是切格瓦拉的追随者之一。而且埃内斯托这个化名只是用于游击战的需要,并不是切格瓦拉特意为他量身定做的!本片日籍演员演技真是可圈可点,表演的非常细腻,把人物性格、思想、做事方式表现得很到位!!!只是剧本设计不是很好,全片四分之三的篇幅都在介绍弗莱迪在古巴医学院学医的生活琐事。就算有过守卫古巴的参军举动,也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刻意去渲染。在学校几次同格瓦拉的对话中,只是像作为追随者的口吻提出了问题,格瓦拉的回答也是很有草草了事忽悠人的嫌疑,但对于弗莱迪来说,思想上的倾向性更强了。为了自己国家能够迎来真正的民主与自由,他放弃了现有的生活与崇尚的爱情。舍小家为大家,参加了切格瓦拉领导的玻利维亚游击队,意在推翻残害人民的军政府。但,战争环境之恶劣,战争装备、医疗资源之匮乏,使他们举步维艰。加之军政府有美帝的支援,使得战斗形势十分被动,最终被打散,被切成小股的革命力量一点点遭蚕食。埃内斯托所处的小分队已经与格瓦拉彻底失去了联系,也说明了他不是切格瓦拉的亲兵嫡系,只是游击队员里普通的一员!最终命运可想而知,被蚕食、剿灭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被包围后埃内斯托被俘,结果还是倒在了政府军的枪口之下。而打死他的,正是他小时候经常接济的穷苦人家的那个孩子。这也说明了一个挺耐人询问的话题,就是你为之奋斗的自由、民主、平等,跟你为之所要解救的劳苦大众所做出的流血甚至是牺牲,到底值不值得!!!就像弗莱迪小时候经常接济的那家人,那小孩长大后想到的不是你做的善举,反而想到的是你穿着的多么光鲜华丽,去帮助他只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地位,你充其量是暴发户的儿子,根本不是穷人的朋友。所以弗莱迪为了劳苦大众去学医,为了劳苦大众去参加革命,更多的不得不说是他的一厢情愿。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多穷人被压迫被剥削惯了他反而觉得是应该的,你解救他,他反而不理解,甚至觉得你是在显摆自己的优越。这点,鲁迅先生看的更透!!埃内斯托是为了理想中的信念去奋斗。但,他所追随的革命导师切格瓦拉呢,为了什么去战斗呢!说教的天花乱坠,冠冕堂皇的,也掩盖不住他就是一个战争贩子的本质。在古巴革命成功后有两年时间,格瓦拉的行踪就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他去了哪里?后来才被发现,他到非洲打游击去了,而且是被打的很惨,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灰溜溜的逃回了古巴。之后他与卡斯特罗的关系已经不是那么融洽了,在很多政治问题上分歧很大,他只是想要打仗,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怎么治理好一个国家。然而你到处打仗需要大量经费啊,没有回报不说,还经常性打的精光,这样挥霍本就捉襟见肘的古巴财政,也使得他和卡斯特罗的关系越来越僵。最后去玻利维亚打游击,其实是切格瓦拉最后的救命稻草,他深知已经回不了头了。可想而知结果了,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弹尽粮绝,全军覆没,是他的唯一归宿。只不过害了跟随他的一众游击队员啊!!!切格瓦拉死后被狂热分子们推崇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其实大家知道吗,在古巴革命成功后,他把办公地点选在了枪毙旧政府官僚的地方,办公之余最大乐趣就是抽着雪茄站在窗台看枪毙人。对于影片而言,就是把一个小人物推上了大荧屏。作为游击队员的一份子,也许埃内斯托真的怀揣着为他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意愿。但,他确实是跟错人了。只可惜做了一个战争狂热分子的陪葬品,而且还不是那么重要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