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 孔子春秋

孔子春秋

评分:
5.0 还行

分类:电视剧 大陆 2010

简介: 本剧以新视角诠释孔子的一生,不拘泥于正史,但绝非戏说。此次江苏广电、湖南广电联手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孔子春秋一部因二宗罪而沦为平庸的神作分集剧情

5月份经网友的推荐开始观览此片,两个月来忙里偷闲,于今天上午终于一集不落地看完了。然而,与之前大部分人的交口称赞相反,我为这部电视剧感到遗憾。与市面上光怪陆离的国产剧相比,《孔子春秋》无疑是一部精品之作。这部戏的摄影、表演、布景、道具、服饰都极尽精雅,看得出是花了一番苦心的。编导在叙事设计方面也别出心裁,以孔门弟子对先师的追忆为视角,以孔丘从小到大的经历为主线,两个时空之间来回跳跃,形成文本内部的对话性,使得整部戏张弛有度,并且荡气回肠。然而,对于古装剧大宗师张黎而言,这部戏的水准远远不够格。孔子是流芳千古闻名东亚的“大贤至圣文宣王”,张黎则是古装剧乃至国产剧导演第一人,这两人在穿越千年面目相对的那一刻,本应激荡而出惊心动魄的烈火霹雳,光耀四野、响彻九天。不幸的是,《孔子春秋》充其量只算是一撮精致的二踢脚,滋呲哔啦地响了一阵儿,仅此而已。张黎曾坦言,他在接手《孔子春秋》时,倍感压力。我们可以理解他的感受。孔子这个题材,拍得好的话,那可以追根溯源探寻神州华夏两千五百年道统的精神渊薮;拍得出了岔子,那导演就得背负上数典忘宗有辱先哲的“汉奸”骂名。更何况,无论拍的好不好,《孔子春秋》一出世,就势必要承受无穷的争议和口水——显然,这一切都与张黎的低调作风背道而驰。从结果上看,黎叔已经尽心尽力了,《孔子春秋》延续了他精雕细琢、鬼斧神工的镜头风格,不要说与电视剧相比,即便是与电影相比,《孔子春秋》的视听语言都堪称是先锋的。事实上,若不是有黎叔惊才绝艳的镜头语言,我或许根本没有耐心把这部片子完整地看下来。原因有二,一曰演员,二曰剧本。先说演员。《孔子春秋》配备了极其强大的卡司,比如王学圻与小宋佳,比如孙淳,比如刘鉴,比如张志坚,比如倪大红,连出场没几集的老子,都是请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院长来客串的。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是,本剧的男一号,男主角,也就是孔子的扮演者,朱刚日尧先生…………我真不知该说他什么好这么说吧,在我有限的观影史中,朱刚日尧先生的演技就算不是最差的,至少也是倒数前十。诚然,他的眉目与孔夫子的画像不无肖似之处,可这憋屈的演技与气质,去演孔鲤都够呛,怎么敢挑大梁演孔圣人啊!当然,我们可以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圣人也是人,说不定还是个貌不惊人的人。夫子自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再加上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所以一副工农子弟兵的形象也不无可能。但朱君的演技也太让人捉急了些,在长达三十八集的表演中,他的表情不超过三种(微笑、咆哮、痛哭),别说是跟王绘春、周润发这些老前辈比较,即便是作为电影学院期末作业小品表演,这种水平也是不合格的。不知道向来以对表演要求严苛著称的张黎导演,在面对这个怎么都调教不出来的男主演时,是抱着怎样一种心情……朱刚日尧是白族人,在出演《孔子春秋》男一号之前,只演过一部电视剧的配角。据制片人说,为了避免给观众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才在孔子一角的选择上大胆启用新人。但毫不客气地说,这一选角失败得一塌糊涂,若不是后期请赵立新老师进行配音,这个孔子根本没法看。同样是青年演员,周一围的子贡,袁文康的少正卯,都很精彩。尤值得称道的是周一围对子贡的诠释,恂恂儒雅、温润如玉,又带点儿商贾的油滑气,让人压根认不出他在《绣春刀》里还演过流氓气十足的丁修。事实上,在《孔子春秋》这部戏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刘鉴老师饰演的齐景公。编剧把齐景公塑造成了一个昏聩好色之君,形象十分单薄,但一经刘鉴老师的表演,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大家可以细细品味一下齐景公与晏婴、孔丘的几场对手戏,在一般情况下,齐景公的双眼都是半阖半张之间,头微微昂起,双手笼着袖子,佝偻着身子,说话略带些漫不经心,底子里却透着股君王的傲慢与威严。而气急败坏的时候,齐景公须发飘动,挥袖顿足,甚至声线在因急躁而尖促的同时,还掺杂了灰败喑哑!要知道,齐景公一角原本是敲定让黄品沅(《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范班长,后来在《孔子春秋》里演晏婴)来演的,结果后来晏婴的演员因故离职,才让黄品沅顶晏婴,刘鉴老师顶齐景公。临危受命,还能奉献出教科书般的表演,不禁让人叹为观止。演员说完了,再说剧本。我认为,《孔子春秋》一剧未能臻至化境,完全要归咎于剧本的缺陷。一言以蔽之,《孔》剧剧本的缺点在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孔子春秋》的编剧是张挺,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更有名气,那就是……《道士下山》……《孔》与《道》在剧本结构上有惊人相似的缺点,那就是情节碎片化、断裂化,每一个故事都是片段性地呈现出来,零零碎碎,前后根本衔接不起来。平心而论,编剧的态度还算认真,起码用心研究过相关史料,对孔子、老子、端木赐、南子、三桓等历史人物都有独到的理解。剧本也创作得很工整,每一集的内容比较紧凑,不像大多数注水剧那样不讲良心。但无论如何,剧本也仅限于“工整”而已,基本上就是把历史情节磕磕绊绊地复述出来,一板一眼、呆板生硬,没有丝毫的灵气。要不是有黎叔的摄影撑着场子,完全就流于俗套了。是编剧想象力匮乏,不会开脑洞吗?显然不是。编剧的脑洞开得蛮大的,比叔梁纥、颜徵在跨越生死阶级的凄美恋情;比如孔丘、阳虎、少正卯义结金兰,三人还为一个“小姜”争风吃醋;比如少正卯做接盘侠喜当爹……所以,不是编剧不会开脑洞,而是脑洞开得太烂俗。市面上言情戏那一套牛黄狗宝屎尿棍,一股脑儿全给用上了。到了该开脑洞的地方,比方说”受教老聃“”诛少正卯””子见南子“”受困陈蔡“”编删诗书“,却又老老实实地平铺直述起来。可以看出,编剧是用力而没用心,许多戏剧冲突塑造得幼稚而又拙劣。前一幕三桓或者少正卯想出一条奸计,下一幕转眼就被孔门弟子三下五除二化解了。刚有人对儒家学说提出质疑,孔子三言两语就嘴炮得对方哑口无言了。在情节和逻辑上,根本不具有信服力,更不具有戏剧张力。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剧本刻意营造出一系列的戏剧高潮,愣是搞出了种种迷之感动,莫名其妙地自我煽情起来。比如说颜回之死,颜回这位最能继承孔子衣钵的高徒,在之前数十集中几乎一点戏份都没有,结果一出场不久就死了。紧接着就是哀乐大作,朱刚日尧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喊回啊回啊,搞得很催人泪(niao)下的样子,折腾了足足大半集。整部剧活脱脱像是为了表现孔子的伟大而刻意编排的独角戏,显得孔子因“必须伟大”而伟大,让观众因“必须感动”而感动。诚然,这部剧确实把孔子从”神“还原成了”人“,可惜这个”人“是个”完人“,他唯一的缺点,也只是”固执“”严格“而已。孔子历史形象中的很多缺点,包括”礼教“等儒家学说中的糟粕,全都给隐去了。这实际上不过是伟人传记式电视剧的另一种拍法,只是披上了古装这层外衣而已。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江苏广电、湖南广电联手参与此剧制作的关系,才让这部剧显得那么伟光正。同样是因为剧本呆板生硬的缘故,剧中的人物,也显得单薄片面,甚至变得脸谱化、漫画化。比如说阳虎、公山不狃、仲梁怀这三个人,还有鲁国三桓这三兄弟,完全成了功能性的角色,不是阴险狡诈,就是野心勃勃,跟革命戏里的黄世仁差不多,坏得一点特点都没有,还阴阳怪气的,换谁吹胡子瞪眼都能演,浪费了那么多优秀的演员。再比如说李耳、季札、子产这些当世俊杰,每个人昙花一现,装一装13,接着就下场了……让我瞠目结舌,不知所对。再比如说孔门弟子,除了花大篇幅展现的子贡还有些神采外,子路、子夏、冉有、伯牛,甚至是伯鱼、颜回、曾子,给人的印象还不如《史记》《论语》中的只言片语来得形象鲜明。这还是当年呈现出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嘉靖、严嵩、赵贞吉;杨立仁、楚材、董建昌这些立体多面、血肉丰实的形象的张黎作品嘛?所以说,这是一部立意很高,格局不大的作品,一部因主角、剧本二宗罪而沦为平庸的神作。另:很多人物的离场台词太出戏了。比如季孙氏临死前的台词是:”鲁国若没有我,不知早已有几人称霸、几人称王?“(曹操)子路临死前的台词是:”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憾?“(织田信长《敦盛》)孔子临死前的台词是:”我的《春秋》《诗》编纂已成,无论天地震怒,还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奥维德《变形记》序言)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