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眼龙怎样杀死一个电影明星?分集剧情
作者:亚历克斯·考克斯2007年5月25(转译自英国卫报)传闻今年夏天,邓斯特和麦当娜分别要开始执导一部短片。她们的导演处女作会不会最终也与约翰尼德普的冗长枯燥的《TheBrave》,或者是文森特·加罗那部可怕的、纯粹自娱自乐的《棕兔》相仿?当然,由于是短片格式,它们至少不会像凯文科斯特纳的四个小时的《与狼共舞》,或者马龙白兰度的五个半小时的《独眼龙》那样冗长。但无论如何,有两件事可以肯定:一、如果她们最终从短片跃入标准片长影片领域,那么嘎纳将会向她们敞开大门。这个电影节最近一直在厚着脸皮拉拢美国电影明星;二、一旦开始执导标准片长的影片,她们还会得到大的电影公司的投资。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不喜欢被他们视作“灾星”的导演。倘若顺着他们的心,还有机会指导一些诸如玩具总动员或蜘蛛侠之类的片片。一旦失宠,你就会发现,他们已结成攻守同盟!只要上了一家公司的黑名单,其他所有公司都会对你说不!比如,新线公司的前密友彼得·杰克逊现在就发现,他在后期资金筹措上遇到了很大麻烦。在此不妨透露:本人曾于1998年上过这个黑名单。当时,环球给我投资拍摄《尼加拉瓜》。合作方还包括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当然,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过去二十多年间,好莱坞一直都在投资拍摄各种傻得掉渣的B级片。因此让明星客串一把导演也就更不足为奇了。演员的优势,在于其本能的感觉与情绪。但作为一个统筹全局的导演,他们不够聪明。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德里克·雅克比,戴安娜·奎克,安德鲁·斯科菲尔德等人就比较有头脑。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过拍摄标准长度的影片。演员工作努力,多才多艺。拍摄闲暇,自然有精力会涉猎其他行当。但电影公司对待他们,并不比对待导演和策划更上心多少。它们唯一在乎的是:明星。明星,是一种怪异而空洞的东西。好莱坞发明了它,并以大量广告去推销。公司付给明星高额报酬,再投入更多钱去维系他们的名声与影响力。明星有时自个都对此感到厌烦,觉得演戏太过轻而易举,总想尝试更为复杂的东西,捎带多捞一点。于是他们开始憎恨制片和导演。因为这些人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对他们指手画脚的人。但其中拿制片总是没招。那些人直接听命电影公司,负责开付支票。所以剩下的,就只有去当导演,以借此证明自己的非凡个性与天赋。演员有时会炒掉导演,自己完成剩余的部分。比如,当年白兰度就把库布里克从他的西部牛仔片中一脚踢了出去,宣布接手导演工作。对此,派拉蒙似乎并不介意。白兰度是他们投入大把金钱的明星,而那个叫库布里克的家伙又是谁?谁也不是,毫不相干。同时电影公司又不乏阴险狡诈。他们才不会让喜怒无常的明星们自觉公司离开了他们就玩不转。所以一逮到机会肯定会狠狠教训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让他们知难而退。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当导演!俗语道:“上帝要想毁掉一个人,就让他发疯”。这话对那位半道接手导演工作的白兰度而言,再恰当不过。开掉了库布里克,又炒了影片编剧(另外一位啥也不是的人,名叫山姆·佩金法)之后,他开始即兴创作!与另位演员卡尔·毛顿表演一出醉酒戏时,白兰度认为哥俩应该真醉效果才好。最终,有天晚上,变成了豪饮狂醉的两个星期。俩月的拍摄(对一部西部牛仔片来说实在太长)也拖到了半年。最终预算猛增到600万。《独眼龙》成为有史以来最贵的B级片。对此,派拉蒙贾门贾氏地表示了不满,并否决了几场铺张大戏。但实际上却是暗地里偷着乐。因为没过几年,这部电影的成本就收了回来。可白兰度自己却已破产。他再也不敢当导演了。并且之后对于生意和演员工作的看法也彻底改变。变得更世故与钱本位了许多。正如为其作传的RichardSchickel所写:“好莱坞想整白兰度,却先尽量宠着他。这也许是最重要的商业法则。”电影明星挥金如土。可一旦他们当了导演,就别指望能得到007那种规模的电影预算。格伦·古德曼因出演《Dracula》和《LostinSpace》挣到的钱,足以超过他导演那部《NilByMouth》的整个投资。我的一位在好莱坞工作的演员朋友,曾就告诉过我他的亲身经历。一位制片人力荐某顶级男明星拿起导演棒。他信誓旦旦地说:“对于你的这部导演处女作,我能投5到6百万美元!”而明星则始终提不起兴趣。等那位制片人走了以后,他转过身对我的这位朋友说:“这个混蛋。他真以为我会为了虚荣去执导低成本电影?!其实我一直都在导。表演开始或结束的时候,都是我在指挥镜头。要是我不喜欢那个导演,他就得滚蛋。我干嘛要做到他的位置上,去干那挣不了半壶醋钱的鬼差事?”面对如此残酷而又世故的现实,邓斯特的导演梦还能有希望吗?当然,她仍然可能会有。我不禁想起了一些美国演员,比如奥森威尔斯或者丹尼斯库珀。他们执导过一些小成本的出色的影片。而影片的投资多是来自他们的表演收入。还有些人执导过一生唯一一部作品,并获得了成功。比如查尔斯·劳顿和他的《猎人之夜》。以及罗伯特·蒙哥马利,和他那部完全以主人公的晃动着的主观视角来表现《湖中的女人》。但除此之外,明星导演的模式,似乎注定只能制造出票房惨败的,或者是无聊且华而不实的东西出来。个人认为,历史上最糟糕的明星导演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由于他始终是个大明星,始终保持着票房号召力,所以好莱坞不断纵容他的导演梦。然而在近40年的平庸的导演生涯中,他始终没有拓展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电影中的那些导演手法不过都是当年莱昂内或者丹·希格教给他的。从《迷雾追魂》一直到《百万宝贝》,克林特所表现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家长作风的白人男子,对另外一名女子行使着生杀予夺的权利。而他总是选择杀死她!可以说,对于电影明星而言,拿起导演棒本质上就像是美国电影中的心理分析。但显然这种治疗不仅代价高昂,还很令人生厌。